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卫观疫 > 世卫声音
世卫组织重新定义“通过空气传播”以改写防护指南
加入时间:2024-04-19  来源:财联社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大约500名专家首次就“疾病通过空气传播”的含义达成一致,以避免再次出现像新冠疫情前期那样的混乱。

  世卫组织在周四(4月18日)发布了一份关于这一主题的技术文件。世卫组织表示,这是研究如何更好地预防疫情传播的第一步,既针对麻疹、新冠等现有疾病,也针对未来新的大流行威胁。
  
  该文件的结论是,“通过空气传播”这一描述词,可以用来指那些主要传播方式涉及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或悬浮在空气中的传染病。这与其他术语如“通过水传播”的疾病一样,这些术语在不同学科和公众中都有共识,易于理解。
  
  近500名专家为这一定义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物理学家、公共卫生专业人士和工程师,他们中的许多人过去在这个话题上有过激烈的争论。
  
  历史上,机构在将疾病称为空气传播之前,通常需要高水平的证据,这就需要采取非常严格的隔离措施。然而,新的定义提出,在判断一个疾病是否为空气传播时,除了需要考虑证据水平外,还应该考虑暴露风险和疾病的严重性。
  
  换句话说,以往在确定某种疾病是否通过空气传播时,可能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病原体确实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人。这通常意味着需要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显示病原体能够在空气中存活并传播给其他人。但是,新的定义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方法,这有助于更全面、更灵活地应对疫情,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保护公众健康。
  
  过去的分歧还集中在传染性颗粒是基于大小的“飞沫”还是“气溶胶”上,而新定义摒弃了这一点。
  
  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200多名科学家致信世卫组织,抱怨其未能警告人们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风险。科学家们想要强调的是:新冠病毒可在室内空气中悬浮,感染附近的人。如果空气传播是造成大流行的重要因素,那么在通风不良的拥挤空间中,后果将是严重的。新冠病毒可能正在全球范围内的酒吧、饭店、办公室、市场中寻找新的宿主,引起群体感染。
  
  他们说,这导致人们过度强调洗手等措施来阻止病毒传播,而不是关注通风。
  
  到了2020年7月,世卫组织承认,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能够通过空气传播,但该机构(当时)的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后来说,世卫组织本应“更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世卫组织现任首席科学家Jeremy Farrar周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定义不仅仅是关于新冠疫情,在大流行开始时缺乏可用的证据,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专家本着“善意”行事。
  
  Farrar声称,一旦不同学科的专家们就“通过空气传播”这一定义达成共识,就可以开始讨论在各种不同场合,包括医院和学校等,关于通风问题的讨论。
  
  (财联社牛占林)
  
  财联社4月18日讯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4月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台湾肠病毒进入流行期 单周逾1.1万人次就诊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14周第799期
安徽: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中疾控:3月全国新增新冠重症病例588例
3月 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科技攻疫  
主动疫苗“瞄准”未知冠状病毒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抗体疗法让免疫系统年轻化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
新技术助力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专家论疫  
专家:哮喘疾病总体控制率不佳多源自民众认知不足
专家: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做好预防
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忽视
张文宏最新解读,有人咳得停不下来
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最有效
对百日咳“大龄化”趋势要有正确认识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