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疫 > 聚焦
夫妻双双确诊,严重可致死!家里有这个的小心了
加入时间:2024-04-13  来源:红星新闻  
 

夫妻双双确诊,严重可致死!快自查,家里有这个的小心了

  72岁的翁奶奶因高热、肺炎,在宁波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经过抗感染治疗,翁奶奶的症状逐渐缓解,可她的体温正常后没几天,其老伴也出现了39℃以上的高热,同样有肺炎。
  
  这对老夫妻相继中招,竟然与家中飞来的一只小鸟有关。
  
  病因追踪,小鸟成关键
  
  翁奶奶不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家附近的医院做肺部CT,提示其右肺下叶炎症,经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遂被家人送来了宁波市中医院感染(肺病)科接受住院治疗,周晶晶医师收治入院。
  
  入院后,周医师为翁奶奶安排了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一系列病原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她又详细追问了患者病史,得知老人家中大半月前飞来一只小鸟,观其恋恋不走,便收养下来。
  
  老两口先后患上“鹦鹉热”
  
  考虑到翁奶奶的鸟类饲养史,周医师予其非典型病原体抗感染治疗,但翁奶奶的高热依然持续不退,并出现了快速性房颤,以及心衰等多脏器损伤症状。
  
  面对棘手的病情,感染(肺病)科主任洪波组织了科内疑难病例讨论,梳理发病经过后,团队还是将关键点聚焦在了一个细节上:老夫妇收养了一只病恹恹的小鸟,后又买了一只鹦鹉共同饲养,结合老人的肺部CT影像以及详细病史,洪主任首先考虑“鹦鹉热”。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建议患者行气管镜检查,但翁奶奶及家属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体质差等因素,暂时拒绝有创检查。
  
  由于“鹦鹉热”在西医属衣原体感染,团队继续给予老人西药抗感染治疗,同时2天开具一剂中药处方,适时调剂,精准施治。经过4-5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人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得到缓解。
  
  令人没想到的是,翁奶奶的体温正常没过几天,她的老伴林爷爷也出现了发热,体温达到39℃以上,CT检查显示也是肺炎,临床诊断依旧为“鹦鹉热”。
  
  有了翁奶奶的“前车之鉴”,团队对林爷爷的治疗就得心应手,林爷爷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老两口调治半月余后相继出院。
  
  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据介绍,鹦鹉热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胞内寄生的鹦鹉热衣原体引起。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鸟类及哺乳动物,在与人群密切接触的鸟类如家鸽、鹦鹉,家禽及野生动物等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因本病最初多在玩赏鹦鹉的人群中发现,故名鹦鹉热。后来发现,其实鹦鹉之外的其他多种鸟类如鸭子、火鸡等,均可感染这种疾病而具有传染性,故又称之为“鸟热”。
  
  鹦鹉热传染途径较多,可通过呼吸道以空气或气溶胶形式感染人类,也可通过排泄物感染人类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免疫短暂且不完全。宠物鸟的饲养主人、兽医、宠物店或从事家禽饲养售卖加工的工作人员都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有什么症状?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5天到14天,最长有45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引起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
  
  相比于一般的细菌引起的肺炎,鹦鹉热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肺外表现,例如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精神状态改变)、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肝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
  
  预防“鹦鹉热”这种传染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鸟禽饲养,不随便收养来历不明的鸟禽;观赏、饲养鸟禽时注意防范,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活禽,食用家禽时煮熟煮透。
  
  如果发现鸟禽类出现炸毛、嗜睡、不吃东西、拉稀、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状,需及时将其隔离并尽快送至兽医处理。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台湾肠病毒进入流行期 单周逾1.1万人次就诊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14周第799期
安徽: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中疾控:3月全国新增新冠重症病例588例
3月 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024年3月份陕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抗体疗法让免疫系统年轻化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
新技术助力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我专家揭示猴痘病毒复制工作机制
 
专家论疫  
专家: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做好预防
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忽视
张文宏最新解读,有人咳得停不下来
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最有效
对百日咳“大龄化”趋势要有正确认识
权威专家支招防治“百日咳”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