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谈古论今
经此一疫世界都将戴上口罩?
加入时间:2020-06-10    作者:田梦媛
 

世卫组织更新“口罩使用指南”欧美多国要求民众戴口罩

经此一疫 世界都将戴上口罩?

类似鸟喙的面具用途跟现代口罩趋于一致

保罗医生缝制的六层纱布口罩

西班牙流感期间,西雅图规定不戴口罩禁止坐公交车

戴鸟嘴面具的同时,还需要穿厚重的大衣或者用蜡泡过的亚麻布

  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口罩”一跃成为2020年关键词。没有谁能想到,口罩很快成为“全球硬通货”,甚至一度到了一罩难求的地步。
  
  世界卫生组织6月5日更新了“口罩使用指南”,明示各国政府应鼓励公众在公共交通工具、商店等密闭拥挤的环境佩戴口罩。同时,根据最新的学术研究,更新后的指南建议非医用口罩至少要有三层,且对每一层的缝制面料进行了详细说明。而在此之前,世卫组织的指导意见是“生病才需要戴口罩,健康人无需戴口罩,把口罩留给一线人员”,许多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一些欧美国家还曾因为戴不戴口罩引发了一些冲突。但随着疫情在欧美的迅猛扩散,不少国家对口罩的态度从4月份开始出现了转折,多国政府开始要求民众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于是,口罩这件有1500多年历史的“老古董”,摇身一变又成了全球流行的“时尚单品”。现如今,口罩的学问越来越大,“反蒙面”“口罩依赖症”“伊达口罩”等新词汇层出不穷,口罩在被用于预防疾病传染的同时,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起源
  
  鸟嘴面具和配套制服成为瘟疫医生的标配
  
  众所周知,口罩是一种用来阻挡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卫生用具,但口罩产生的原因与现在口罩的用途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第一个戴上口罩的人,并不是为了防止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进入身体,而是为了阻挡体内不干净的东西出去。
  
  据记载,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类似于口罩的物体出现在公元6世纪左右的古波斯。彼时,古代波斯人正崇尚拜火教,也就是金庸笔下的波斯明教,这个宗教认为人体呼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祭司要用布把下半张脸包住。这一线索是考古学家在挖掘波斯古墓时发现的,这些墓穴的墓门上有拜火教祭司戴着“口罩”举行仪式的浮雕。
  
  关于口罩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13世纪的元朝时期,当时皇宫里的太监就需要戴“口罩”。《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意思就是,这些太监在给皇帝上菜的时候,需要用丝绸和金丝织成的围巾捂住口鼻,免得哪个口气重的污染菜品,让皇上吃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真正意义上用于医学的口罩出现在17世纪,当时黑死病在欧洲大陆蔓延,瘟疫医生查尔斯•*德•*奥尔姆1619年在法国出诊时,第一次穿戴了鸟嘴面具和配套的制服,随后这套装备迅速风靡整个欧洲,成为瘟疫医生的标准配置。类似鸟喙的面具用途跟现代口罩的用途趋于一致,都是用来防止感染以及过滤空气。不同的是,鸟嘴面具的造型更加奇特,结构也更复杂一些,整个面具类似于一个把头包裹住的头罩。
  
  鸟嘴面具的奇特造型有两个用途:第一个用途是为了吓退病魔,第二个用途是为了在面具前段的鸟喙里放香料和草药——薄荷叶、丁香、樟脑、玫瑰花瓣、鸦片丁和龙涎草等,鸟喙部分则用白银制造,因为白银可以避毒。这样一来,面具就可以过滤腐败的空气并抑制病菌入侵人体了。
  
  除此之外,鸟嘴面具并非单独出现,戴上面具的人还需要穿上配套的制服——通常是一件厚重的大衣或者用蜡泡过的亚麻布,手中拿木棍,用来掀起病人的衣物或床单,避免直接接触。然而鸟嘴面具治标不治本——瘟疫医生在大瘟疫时期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照料病人,并不能治愈病人。久而久之,瘟疫医生的工作演化成了见证死亡和帮助解剖,给人们留下了“哪里有死亡,哪里就有瘟疫医生”的印象,鸟嘴面具也就成了一种不祥的象征。
  
  进化
  
  六层纱布挂耳口罩是现代医用口罩的雏形
  
  大瘟疫时期后,西方医学飞速发展,口罩也迎来了自己真正能够发光发热的时期。1840年,德国病理学家雅各布•*亨勒提出“人体的感染是由一种活的寄生物引起的”。1847年,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妇产科中心的助教伊格纳茨•*菲利普•*塞麦尔维斯又偶然发现了感染是由致命病菌造成的。之后,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61年做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空气中除了化学毒物外,还有生物细菌的存在。这些研究结果都让人们意识到,空气中存在危险病菌,会引发人体的感染。
  
  但巴斯德的结论并没有让人们将呼吸和细菌传播联系起来,即使医学界在1876年就有了对手术用具严格消毒的概念,医生们也没有想过对自己的口腔或病人的口腔进行防护。之后的几十年,医生们一直敞着脸对病人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病人的感染率也因此一直居高不下。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猜测,医生和护士在进行手术时说话,他们口鼻的飞沫会沾染到伤口,飞沫中的细菌会导致伤口恶化。因此,莱德奇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用单层纱布来包裹住口鼻,避免飞沫进入伤口。这种方法让病人的感染率大大下降,纱布口罩由此在欧洲医学界得以推广。
  
  1897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凯尔•*弗路格和他的学生为了验证呼吸道飞沫的危害性,进行了一次细菌临床实验,证明了莱德奇的猜测是正确的:飞沫中确实有细菌存在。同年,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在莱德奇的纱布口罩上进行了改进,他在纱布内装了一个由细铁丝制成的支架,让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这样一来口罩就不会将口鼻包得过紧,也不会轻易被唾液弄湿了,口罩的实用性和舒适度大大提高。
  
  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现单层纱布对口腔飞沫的阻隔并不彻底,只有不少于六层纱布的口罩才能有效防止飞沫的传播,他把六层纱布做成的口罩剪成长方形缝在手术服的衣领上,用的时候把口罩翻上去用手按着即可。但手术中一直用手按着也不方便,所以他又在口罩的上缘缝上了两根带子,用的时候挂在耳朵上就行,不需要再用手一直按着。保罗医生的六层纱布挂耳口罩增加了口罩的防护性和方便程度,现代医用口罩的雏形也正是这种挂耳口罩。
  
  1905年,美国医生汉密尔顿发现猩红热患者的痰液中存在链球菌,要求感染者佩戴口罩,防止猩红热疾病的传播;他还强烈建议在面对其他传染病疫情时,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该戴上口罩,口罩功能由此从“保护医护人员”进化到了“从源头控制病毒”。
  
  崛起
  
  西班牙大流感和伦敦毒雾让口罩大放异彩
  
  医用口罩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口罩是医护人员和感染患者才需要使用的卫生用具,然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和1952年的伦敦空气污染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一看法,近代口罩也在这两次事件中大放异彩。
  
  1918年,一场改变20世纪历史的流感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开始,蔓延到了全世界,史称“西班牙流感”。这场流感持续了两年的时间,造成了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且比起其他致死率在0.1%的流感,西班牙流感的致死率达到了2.5%-5%。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国家的人们都被强制要求戴上口罩,比如美国的西雅图,在西班牙流感期间明文规定,不戴口罩的乘客不允许坐公交车。
  
  如果说西班牙流感是口罩从“特定人群可用”转变为“所有人可用”的契机,那1952年伦敦的一场毒雾就是让口罩从医学用途衍生到其他用途的开端。
  
  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不小的污染问题,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英国也深受工业污染问题困扰。1952年冬季,一场反气旋天气将伦敦工厂排放的废气聚集在了城市上空,整个伦敦被浓厚的有毒烟雾笼罩,烟雾中含有大量煤燃烧后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有毒烟雾持续了四天,许多伦敦市民在这场昏天黑地的烟雾中感到呼吸困难和眼睛刺痛,本来就患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病情加重,并出现了异于往年的疾病死亡率。
  
  由于伦敦冬天需要烧煤取暖,1813年、1873年和1948年的冬季伦敦都出现过这样的有毒烟雾,但1952年的有毒烟雾是影响最严重的一次,近一万人因这场烟雾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让伦敦人意识到了口罩的防护价值,口罩由此从医用衍生到了防毒用。这之后,口罩的用途越来越广,口罩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在医院、食品加工厂、矿井和工地等场所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现如今,口罩主要分成五大类,第一类普通纱布口罩,属于纺织类,对防尘防菌没有太大效果;第二类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喷射造成的病菌感染,但防尘效果不大;第三类日用防护型口罩,主要用于防雾霾和颗粒大的有害气体;第四类防尘或防油烟口罩,学名叫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一般用于职业防护;第五类为活性炭口罩,这类口罩是指在口罩夹层内加入活性炭,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能够有效地防菌防尘,但是这种口罩会使呼吸变得困难,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缺氧。
  
  “禁蒙面法”
  
  蒙面示威者在加拿大
  
  可能面临最高10年的刑罚
  
  美国是西班牙流感的发源地,也是受西班牙流感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控制疫情,出台了一系列防止病毒扩散的措施,这些措施因地区而异,包括关闭学校和公共场所,执行“禁止吐痰”法令,鼓励人们使用一次性纸巾等,但每个地区都需要执行的“口罩法令”就是在公共场所戴上口罩。
  
  一开始这条法令的遵守率很高,但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病情得到控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戴着口罩不舒服、口罩的效果并未很好或者戴口罩不利于办公等,但政府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口罩法令的执行力度,甚至出现了暴力执法的情况。1918年10月,《贝灵汉先驱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男子)拒绝戴口罩,被政府官员枪击”的报道,详细描述了旧金山卫生委员会的特别官员HenryD.Miller在公共场所击毙JamesWisser的全过程,而后者只是拒绝戴上口罩。与此同时,旧金山市长在公开场合被拍到没有戴口罩,却只缴纳了50美元罚款,并没有被判监禁。如此“因人而异”的政策让民众反对戴口罩的活动愈演愈烈,反对者甚至在旧金山成立了“反面具联盟”,以此来抵制政府的口罩法令。
  
  反对戴口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口罩让穿戴者感到不适,还因为口罩让没有戴口罩的人感到了不安和恐慌,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美国、奥地利、荷兰、法国等国家都先后通过了《禁蒙面法》,规定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允许在特定场合或活动中戴口罩。
  
  最早的《禁蒙面法》可以追溯到1845年,美国纽约州农场的佃农蒙面上街游行反对农场主,并制造暴乱,政府发布了这项法律来平息农场主和佃农的矛盾。这之后,《禁蒙面法》在美国的宗教和种族事件中运用得最多,美国3K党(一个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视有色族裔的党派)是这项法律主要针对的群体之一。
  
  美国首都所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禁蒙面法》执行力度最严格的地区之一,法律规定16岁以上的任何人,在戴着面具、口罩或其他任何遮掩面部特征的遮挡物时,不能出现在哥伦比亚特区的任何一条小巷、街道、公路或其他公共场所,不能进入公共设施,更不能参加任何游行或集会。
  
  法国在2010年将蒙面的禁令升到了最高级别——几乎在所有公共场所都禁止蒙面,违反禁令的人将被罚款150欧元或接受公民教育,强迫他人在公共场所蒙面的人可以被处以3万欧元的罚款以及一年的有期徒刑。
  
  加拿大是全球禁止蒙面示威最严厉的国家,最高刑罚可至10年。2010年加拿大多伦多主办G20峰会时,大约200名示威者戴着黑色面具,用铁锤和旗杆等物砸毁了游行街道两旁的玻璃窗。2011年,温哥华在举行斯坦利杯冰球比赛时,蒙面示威者再次出现,烧毁了警车并暴力袭警。为此,当时执政的联邦保守党政府在国会提出禁止蒙面的C9法案,法案在2013年通过,规定在骚乱及非法集会中戴面具或隐藏身份的行为违法,并且会面临最高10年的刑期。
  
  社交内涵
  
  既“美颜”“时尚”又减少社交压力
  
  许多国家对戴口罩的人感到不安和惶恐实属正常,因为在他们看来“口罩=蒙面=不明疾病或暴力”。但在日本,戴口罩却是一件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不论是生病还是没生病,日本人都很习惯戴口罩。
  
  日本春季大量杉树和桧木的花粉让花粉症患者痛苦不堪,因此日本人把花粉症称作为“春天里的国民病”,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在春天戴口罩来防止吸入花粉;而秋季流感多发,日本著名制药企业“小林制药”在2011年调查时发现,30.6%的日本人担心自己会染上流感时,就会自发地戴上口罩,以免将感冒传染给别人,因为“为别人着想”和“喜欢干净”在日本国民文化中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与日本的社交学相关,戴口罩不是为了预防疾病、减轻症状或者防止传染,而是为了减少社交或者隐藏自己,这样的口罩被称为“伊达口罩”——“伊达”通常用来形容潮人或是装模作样充门面的人。这些人戴口罩是因为口罩可以“隐藏素颜”“为肌肤保湿”“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或者“减少不必要的交流”,但长期出于这样的目的戴口罩的话,很可能会逐渐变成不戴口罩就有不安全感,产生“口罩依赖症”。NHK晨间新闻节目《早安日本》曾经做过一期“口罩依赖症”专题,节目采访了一名24岁的大学生,她从高中开始戴口罩,除了睡觉、洗澡外几乎都戴着,就连拍毕业照也不脱下她的口罩。
  
  除了日本,韩国也是习惯戴口罩的国家之一。韩国部分城市在冬天雾霾天气严重,居民必须戴上防霾口罩来抵御PM2.5的侵蚀;春天日温差大,天气干燥,经常有黄沙、东北风等自然现象,较高的微尘浓度也需要人们戴上口罩。
  
  然而,天气只是韩国人戴口罩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与时尚潮流相关。韩国偶像文化流行,许多K-pop(一种流行音乐类型)明星在逛街或者上班途中都会戴上口罩,这让口罩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单品。
  
  3月22日,韩国时装设计师朴允熙在她的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戴着口罩的自拍照片,她建议人们将口罩纳入时尚穿搭中,“因为新冠病毒,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戴口罩,而且G-Dragon戴了口罩,BTS也戴了口罩,连明星都戴了口罩,为什么你不试试呢?对我们和K-pop时尚来说,口罩都是标志性物品。”朴允熙经常与包括BTS和Girls*Generation在内的K-pop偶像合作,她此次参与设计了一系列的时尚口罩,每个口罩的价格为59000韩元(约合341人民币),口罩销售的所有收益都将捐赠给慈善机构。
  
  2020年国外口罩大事记
  
  3月30日西欧第一个要求民众戴口罩的国家奥地利宣布从4月1日起在超市门口发放口罩,民众进入超市购物时必须戴口罩
  
  4月2日CNN官网发布文章《亚洲在新冠疫情期间戴口罩可能是对的,剩下的世界都将戴上口罩》,肯定了亚洲多个国家从疫情开始就要求民众戴上口罩,对降低感染、控制疫情的作用很大
  
  4月3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公布新的指导意见,建议民众使用“非医用、基于布料的”口罩遮盖面部防疫
  
  4月6日法国尼斯宣布向全市35万居民每人发放一只可洗口罩,未戴口罩者禁止外出
  
  4月6日加拿大首席卫生官改口承认“戴口罩有助于防止疫情的传播”
  
  4月10日西班牙政府建议乘坐公共交通的旅客使用口罩
  
  4月22日德国各联邦州先后实施“口罩强制令”,规定公民在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口罩
  
  5月11日特朗普要求所有白宫人员佩戴口罩
  
  5月27日莫斯科市政府宣布,从6月1日起莫斯科全体居民外出必须戴口罩
  
  6月4日英国交通大臣宣布,从6月15日开始,英格兰民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戴口罩,否则将面临罚款

  北京青年报(2020年06月10日第B02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青海两地发生野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截至5月9日,广州今年报告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
4月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台湾肠病毒进入流行期 单周逾1.1万人次就诊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14周第799期
安徽: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主动疫苗“瞄准”未知冠状病毒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抗体疗法让免疫系统年轻化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
新技术助力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专家论疫  
专家:哮喘疾病总体控制率不佳多源自民众认知不足
专家: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做好预防
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忽视
张文宏最新解读,有人咳得停不下来
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最有效
对百日咳“大龄化”趋势要有正确认识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