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谈古论今
瘟疫为什么会导致生育率下降
加入时间:2020-05-05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易富贤
 

  新冠病毒大流行横扫全球,人们都在关注病死人数。其实,瘟疫对生命的损失不仅仅因为“致死”,更在于“妨生”,即会导致生育率下降。
  
  这是一种神秘的对称:导致死亡人数大幅增加的事件,也往往导致更少的受孕,从而使得九个月后的出生数下降。
  
  这是有事实为证的。800万人口的爱尔兰在1845-1849年大饥荒期间,不仅饿死了一百多万人,也少生了30万人。1866-1869年的饥荒导致芬兰、瑞典的生育率从1865年的4.8、4.6降至1868年的3.4、3.9。
  
  1889年法国流感,让生育率从1888年的3.16下降到1890年的2.95。1918年美国流感造成67.5万人死亡,生育率从1917年的3.33降至19019年的3.07,少生了约30万人。2014-2016年埃博拉病毒疫情也导致西非的生育率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英国、德国死亡了4.3%、2.0%、3.9%的总人口,生育率也从1913年的2.47、2.93、3.52下降到1917年的1.34、2.10、2.51。惨烈的苏德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导致苏联的生育率从1941年的4.6降至1943年的1.68,德国的生育率从1941年的2.25降至1945年的1.53。
  
  我们来看疫情下的“生命核算”。1918年的流感对生育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是因为次生灾害轻。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政府不可能重视遏止疫情*预期寿命短,没有现在这么惜命*农业人口比例高,没必要隔离*工人没有病假和失业保险,停工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因此当时没有停工和隔离,对国际贸易、零售、铁路客运和股价几乎毫无影响。
  
  1957年的亚洲流感,在美国剥夺了10万人的生命,但是同样由于政府拒绝采取社交隔离措施,对经济和生育率都没有太大影响。
  
  而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可能将介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之间。大萧条期间,美国经济负增长,高失业率,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从1928年的2.66降至1933年的2.17。
  
  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在两年后就恢复了,但是对人口的影响却延续至今。1989-2007年美国的生育率稳定在2.0-2.1,但是下行势能很大。金融危机临门一脚,将生育率踢下悬崖,从2007年的2.12跌到2018年的1.73。2008年成为了历史性拐点。
  
  这次新冠疫情可能将导致2021年美国的生育率降至1.6,少生约20万人,超过直接剥夺的生命数。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病死率不算低,如果坐视不管,必然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生育率下降。因此抗疫和生产需要精细的平衡,避免双重的“生命损失”。
  
  这次儒家地区对疫情控制得比较好,是因为东方社会普遍尊重权威、服从性好,因此积极配合政府的抗疫*出于“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理,普遍戴口罩*也是因为对生命的终极意义与西方人认识不同。
  
  西方认为人死后会进天堂,从“此岸”到“彼岸”,因此对生死看得相对较开,崇尚“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而儒家文化只有“此岸”,没有“彼岸”,更珍惜生命,因此婴儿
  
  死亡率低、预期寿命长。比如2017年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的预期寿命分别为84.1岁、84.8岁、84.7岁,而美国、欧盟、印度、拉美分别只有78.5岁、81.0岁、69.2岁、75.3岁。
  
  但是这种生死观的另一面却导致生育率低、老龄化严峻,因为生死相依,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与生育率的相关性非常强。2005-2018年的总和生育率,日本、韩国、新加坡华裔、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分别只有1.39、1.17、1.09、1.11、1.12,而美国、欧盟、印度、拉美分别为1.92、1.57、2.45、2.18。
  
  2020年中国大陆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相当于中国台湾、韩国的2004年,妇女初婚年龄则相当于中国台湾、韩国的2005年,而离婚率和避孕率比台、韩更高,生育意愿则更低。目前中国大陆的理想子女数只有1.7-1.8个,而台、韩还有2个。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停工了两个月,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家庭收入减少、失业率提高,不但降低养育能力,还降低结婚率、推迟婚育年龄。事实上,近几年来,生育率下行的势能本就不小,而疫情又加剧了这一势头。
  
  疫情过后,中国或需要立足于民族的长远,出台有利于提振生育率的休养生息政策。
  
  (作者系医生、人口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青海两地发生野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截至5月9日,广州今年报告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
4月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台湾肠病毒进入流行期 单周逾1.1万人次就诊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14周第799期
安徽: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主动疫苗“瞄准”未知冠状病毒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抗体疗法让免疫系统年轻化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
新技术助力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专家论疫  
专家:哮喘疾病总体控制率不佳多源自民众认知不足
专家: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做好预防
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忽视
张文宏最新解读,有人咳得停不下来
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最有效
对百日咳“大龄化”趋势要有正确认识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