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战线 > 对策建议
跨省流动人员落地检 防范跨区域疫情扩散
加入时间:2022-11-23  来源:人民日报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提出:“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如何规范跨区域流动人员管理、防范跨区域疫情扩散?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问:如何方便跨区域流动人员出行?
  
  答: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面向跨省流动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引导自驾游人员每到一地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问:入住宾馆和进入景区有哪些要求?
  
  答: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等疫情防控措施。对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问: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有哪些内容?
  
  答:一是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二是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旅行社要积极引导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推动防控关口前移。三是明确继续暂停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不恢复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
  
  问:“落地检”措施是否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
  
  答:不相悖。开展“落地检”,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防控关口前移,严防跨区域疫情的传播扩散。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流动人员在旅途辗转中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对于现阶段疫情防控非常必要。
  
  问:如何防范跨地区疫情扩散?
  
  答: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扩散的首要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措施,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跨省载客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信息。
  
  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疫情跨地区传播防控工作方案,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从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3天两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措施。各地可基于疫情输入风险研判结果,对流入的高风险人员按要求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本报记者 白剑峰整理)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14周第799期
安徽: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中疾控:3月全国新增新冠重症病例588例
3月 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024年3月份陕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中疾控发布最新流感周报,流感阳性率继续下降
 
科技攻疫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抗体疗法让免疫系统年轻化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
新技术助力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我专家揭示猴痘病毒复制工作机制
 
专家论疫  
张文宏最新解读,有人咳得停不下来
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最有效
对百日咳“大龄化”趋势要有正确认识
权威专家支招防治“百日咳”
专家谈“X疾病”:不必恐慌 保持警醒 积极应对
中疾控专家: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三多一重”特点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