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悬壶济世 > 除疫医护
年轻团队值守抗疫最前线
加入时间:2023-06-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樊江涛 朱洪园 齐家乐
 

2022年6月,河北医大三院感染疾病科在成立一年多后才拍下了科室的第一张合影。

2021年,河北医大三院感染疾病科医护团队共同庆祝疫情中的5󈵔护士节。

今年1月5日,河北医大三院感染疾病科的年轻医护团队共同庆祝科室成立两周年。受访者供图

  今年5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新冠病毒XBB变异株近期还是在我国一些地方制造了感染“小高峰”。
  
  今春甲流来势汹汹,近期新冠又杀了“回马枪”。对于值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河北医大三院”)发热门诊感染疾病科的医护团队来说,紧绷的神经依然不敢丝毫松懈。
  
  从“非典”疫情过后,2004年开始,各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陆续按照要求建立独立的发热门诊。平日里发热门诊建设是为了对传染病进行筛查和预警,一旦出现疫情,这里将发挥抗疫“桥头堡”作用,避免疫情扩散和院内感染,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救治。
  
  在新冠疫情中值守这个最前沿阵地的,是河北医大三院成立时间最短的科室感染疾病科,它也有着全院最年轻的医护团队。“7名医生中有5名80后,还有1名今年新加入的90后。”科室负责人杨楠也是80后,2020年1月,作为河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杨楠曾远赴抗疫最前线。
  
  今年1月,共青团河北省委发布了认定在新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河北青年突击队”的通知,在认定名单中,这支在抗疫中经受考验的年轻医护团队名列其中。
  
  当年勇敢逆行,如今应对从容
  
  略显疲劳的声音、高频的语速、简洁的应答——这是医生杨楠的高强度工作“模式”。
  
  杨楠和感染疾病科同事值守的发热门诊是传染病“哨点”,对近期新冠病毒的新一波感染全程保持“敏感”,门诊量最多时达到了每天六七十人次,最近已呈现下降趋势,每天就诊在十几人次左右。
  
  在杨楠看来,每次与新冠病毒的遭遇都是一次狭路相逢。
  
  2020年1月26日凌晨,当时还在呼吸科的杨楠在值班中被紧急通知前往院领导办公室。在那个农历正月初二的早晨,当得知医院正在征集前往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医疗队队员时,身材壮硕的他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有我这么大尺码的隔离服吗?”当得到肯定回答后,他随即成为河北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
  
  回顾2020年年初的武汉抗疫,被杨楠形容为“与病毒真刀真枪、刺刀见红地搏斗”的这段经历,使他对重症患者的识别、病情的预判能力获得了提升。“这很难用某个具体的标准去衡量,是一种系统的感觉。”
  
  “再重的病情我都不怕了,我能稳下心来去分析患者到底是什么情况。”杨楠说。
  
  如今,杨楠和同事已经能够相对“从容”地应对这次新冠病毒的反复,“患者普遍表现出的症状与上次相比较轻”。目前可供治疗使用的药物也更加丰富。
  
  经过3年抗疫历练,当初作为呼吸科青年医生逆行出征的杨楠,现在已在感染疾病科挑起了大梁。
  
  做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发热门诊
  
  2021年1月石家庄暴发疫情后,经过武汉新冠疫情考验的杨楠,带领刚刚组建的感染疾病科“临危受命”,开始值守河北医大三院的发热门诊。
  
  “一楼是发热门诊,二楼是留观病房。”这些青年医护用了不到3天时间,便合力完成对病房的改造,“床位不够,我们就自己去库房搬”。2021年1月5日,杨楠和同事开始收治就诊者。
  
  依托武汉的经验,杨楠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以疫情防控具体政策为准绳,制作了发热门诊流程管理汇总,包括《接诊高度疑似患者流程》《接诊高龄伴发热患者流程》等。其中,有面向医护人员的参考,也有面向就诊患者的指南。
  
  在感染疾病科成立之初,他们便给团队定下目标——“做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发热门诊”。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医院举全院之力给予支持。
  
  寻找患者发热原因往往要涉及内科、外科、妇科、骨科等多个医学学科,前来增援的同事和他们一同组成临时医生团队。为了给年轻的团队做后盾,河北医大三院还成立了专门的研判专家组,及时对发热患者的病因做出诊断。
  
  2022年12月7日,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的发布,感染疾病科立刻将工作重点从疫情防控转向重症救治。他们在河北医大三院第三版《感染疾病科患者告知书》中写道:“尽最大所能解决广大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的住院需求。”
  
  依托原有的25张重症病床、12台呼吸机等设备,杨楠和同事展开了与死神的赛跑。在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很多都是高龄老人,80后医生们为了这些80后的患者拼尽了全力。
  
  在“平疫结合”中找到突破口
  
  青年医护在与新冠病毒的“狭路相逢”中成为战友,也在“临危受命”中进入了各自新的专业领域。
  
  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期间,杨楠主攻呼吸学。此前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他原本最感兴趣的是气管镜介入治疗;作为团队“副手”的80后医生张倩,取得过老年病学的硕士和传染病学的博士学位;2021年6月加入感染疾病科的85后海归博士李广瑞,在这之前是医院神经肌肉病科医生……
  
  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以来,负责值守发热门诊的他们,又一次面临对工作岗位的精准再定位,在“平疫结合”中为自己的专业所长找到突破口。
  
  经过思考,结合河北医大三院作为知名骨科医院的优势,他们将科室的主攻方向定在了骨与软组织感染治疗。最近,有一名外院脊柱科患者术后感染高烧,做了清创手术后转到河北医大三院感染疾病科治疗。经过救治,患者3天内恢复了正常体温——这坚定了他们对团队特长的打造。
  
  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
  
  也正是因为对突发传染病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支肩负“桥头堡”职责的青年医护队伍一直坚持定期组织医疗应急演练,以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们已经整理了科室运行两年多来的全部流程制度,一旦出现突发传染病,团队智慧的结晶可以随时被激活。每周四更是他们雷打不动的集体业务学习时间……
  
  “平时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突破,一旦真的出现了突发传染病,我们可以随时展开防治。”杨楠说,这是他们“平疫结合”的发展思路。
  
  中国青年报(2023年06月15日11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台湾肠病毒进入流行期 单周逾1.1万人次就诊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14周第799期
安徽:2024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中疾控:3月全国新增新冠重症病例588例
3月 中国内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024年3月份陕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抗体疗法让免疫系统年轻化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
新技术助力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我专家揭示猴痘病毒复制工作机制
 
专家论疫  
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忽视
张文宏最新解读,有人咳得停不下来
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最有效
对百日咳“大龄化”趋势要有正确认识
权威专家支招防治“百日咳”
专家谈“X疾病”:不必恐慌 保持警醒 积极应对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