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阳区永昌街道出现新鲜事:
核酸亭改造成了慈善街角驿站,居民家门口就可以参与慈善活动
周末去家门口的慈善一条街走走转转,曾经的核酸检测亭已经穿上了量身定做的“新衣”,变身“慈善街角驿站”,打开手机扫描驿站上张贴的二维码,就能为慈善项目捐款……最近,长春市朝阳区永昌街道的居民发现了一件新鲜事,核酸亭改造成了慈善街角驿站,慈善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2022年8月,永昌街道成立社区慈善基金,旨在精准定位慈善资源、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实施普惠民生项目、提高民生福祉。几个月来,永昌街道在各级民政部门、长春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慈善基金事业。在永昌街道,“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这一美好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义和路上打造全长550多米的“慈善一条街”,将原有的核酸检测亭打造成用于开展多项活动的“慈善街角驿站”,沿街设置慈善标识、慈善宣传展示板、慈善项目发布板、慈善故事、慈善宣传标语;在小区内,着力创建“慈善单元”、“慈善楼栋”,使“幸福”与“慈善”融合,将“慈善倡导、公益服务、暖心故事”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张贴在楼栋中……多样化宣传营造着居民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让慈善走进百姓生活。
“这样的慈善环境太棒了!爱心不分大小,都能汇聚起来,为社区出一份力。”辖区居民陈大姐告诉记者,最近街道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义卖活动,组织社工、志愿者分小区、分街路义卖,义卖物品涵盖多样生活日常用品、书籍书画、二手闲置物品等,义卖所得款项全部进入社区慈善基金账户中。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街道还依托“慈善街角驿站”,将街道机关干部、社区爱心居民捐赠的物资放置在驿站中,居民根据自身需求免费选取商品,按照意愿捐赠社区慈善基金,爱心居民也可以随时捐赠物资,形成良性循环。
义和社区设立的“漂流书屋”更让居民耳目一新,爱心企业捐赠和爱心居民家中闲置的书籍被放置在公共漂流书屋中,居民可免费选取书籍,捐赠基金,小小的书屋既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也让慈善融入居民生活日常。
“现在我们孔雀院就像孔雀开屏一样漂亮!”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孔雀院的变美就是社区慈善基金带来的红利。去年10月,永昌街道义和社区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对孔雀院小区整体环境进行改造。自改造建设后,小区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脏乱差的楼道变得干净整洁,墙面设计融入文化元素,从敬老、助残、文明友爱、保护环境等方面向居民展现文明风貌。
永昌街道社工站站长张爽介绍,一年来,永昌街道充分发挥基金效能,让社区慈善基金以项目化的形式服务群众,在四个社区广泛开展了爱心圆梦类、慈心助老类、康复助残类和社区治理类四类11项为民服务项目,使社区慈善资源与社区、社工站、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形成联动机制。目前,社区慈善基金现已成功服务1241人次,用心用力用情地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