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防疫
供暖季警惕“沉默杀手” 这些慢阻肺的误区你知道吗?
加入时间:2025-11-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北方开启供暖季,我们待在温暖室内的时间变长,很多人咳嗽、喘憋的情况随之加重,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沉默的杀手”——慢阻肺。今天(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一起了解这个“呼吸杀手”。

  小心“会呼吸的痛”

  供暖季警惕“沉默杀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由于呼吸道异常或肺泡受损导致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阻塞疾病。

  国家慢性呼吸疾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杨汀:慢阻肺一般会有高危因素的暴露史或者接触史,比如长期吸烟或者长期二手烟的暴露,还有职业粉尘的接触暴露、化学物质的接触,广大农村地区如果烧动物粪便、木炭、庄稼秆来取暖或者是做饭,长期接触,如果没有很好的通风设施,也可能导致有害气体进到气道里边,引发慢阻肺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第二个是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我们就要高度警惕自己是否有慢阻肺。

  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诊断“金标准”

  慢阻肺早期病人没有明显不适,且简单的拍胸片也很难发现,唯有通过肺功能检查才能发现端倪。肺功能检查是目前判断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对慢阻肺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

  慢阻肺的病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秋冬季节经常咳、痰、喘,用药或气温回升后慢慢好转;

  第二阶段表现为活动后感到气短,如剧烈运动或爬楼后气喘吁吁,这其实就是气流受阻所引起的呼吸困难;

  第三阶段除了喘以外,皮肤开始水肿,心脏变大。

  专家表示,肺功能检查能够反映肺部呼气和换气功能的受损程度。慢阻肺患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有利于尽早识别疾病进展速度和评价管理效果,轻度、中度慢阻肺患者每年检查一次,重度以上患者需每6个月检查一次。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两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施焕中:最基本的疗法是吸入疗法,吸入的药物有两个方面,一个可能有激素,另外一类就是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我们叫支气管扩张剂。慢阻肺目前国内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特别是一些微创手术。

  一旦被诊断为慢阻肺,肺脏结构和功能就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损害,无法恢复如初,所以预防慢阻肺的发生至关重要。

  慢阻肺与心血管常为共病

  倡导“心肺共管”

  数据显示,50%慢阻肺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30%以上心血管病人合并伴有慢阻肺。专家建议,治疗慢阻肺要做到“心肺共管”。

  目前有多家医院都设立了心肺联合门诊,患者可以在就诊过程中,排查心肺两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做到共病共管,拿到最佳治疗方案。

  这些慢阻肺的误区你知道吗?

  得了慢阻肺就不能运动了吗?没症状时是不是不用管?慢阻肺的误区,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误区1:慢阻肺在不发作、不喘的时候没必要用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施焕中:觉得自己好了就不再用药,肯定是不对的。即使没有症状,一些基本的吸入药物还是要坚持使用。

  误区2:得了慢阻肺就应该静养,不能运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施焕中:得了慢阻肺还是应该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病情到了极重度,实际上没有能力运动了,我们会有一个呼吸操,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做呼吸操,对病人的康复、体力的恢复肯定是有好处的。

  误区3:害怕激素的副作用,拒绝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施焕中: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首先,吸入激素的量很小,副作用十分有限;第二,我们强调吸药之后要漱口,把残留在口腔的药物排出去,真正在体内的部分相当少;与病人病情加重所导致的症状加重和全身的损害,副作用是很小的。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10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海南省2025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山东省2025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2025年10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福建省2025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山西省2025年10月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新研究从药物生产中意外发现超强抗生素
新型纳米颗粒提升mRNA疫苗效力
可注射天线为医疗植入物安全供电
卢洪洲团队发表流感联合抗病毒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同时修复多个致病突变
科技加持,卒中治疗突破瓶颈
 
专家论疫  
我国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 专家提醒:警惕叠加
卢洪洲教授团队发表流感联合抗病毒治疗中国专家共
秋冬孩子咳嗽,积食还是呼吸道感染?专家支招判断
呼吸道传染病疫苗该如何选择?指南来了
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多少?
呼吸道合胞病毒真的非常“难缠”吗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