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环球战疫 > 国外疫情
德国禽流感持续扩散 超50万只禽类被扑杀
加入时间:2025-10-28  来源:新华社  作者:褚怡
 
  德国负责动物健康事务的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27日表示,德国禽流感疫情持续扩散,已有超50万只鸡、鸭、鹅和火鸡等禽类被扑杀处理。
  
  该研究所发言人说,自9月初以来,德国家禽养殖场已报告30起疫情。未来病例数可能进一步攀升。
  
  目前,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是位于德国东部的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和勃兰登堡州。仅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两个养殖场,就有近15万只蛋鸡被扑杀。10月26日,勃兰登堡州东部一地区为控制疫情,宣布将再度扑杀约13万只禽类。
  
  除采取扑杀措施外,德国多地还设立了防护区等,以遏制禽流感疫情。德国农业、食品和国土部长阿洛伊斯•赖纳呼吁在欧盟内部采取统一协作的防控行动。
  
  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已将德国家禽养殖场疫情风险等级从“低”上调至“高”。专家指出,家禽疫情的持续扩散与候鸟迁徙活动密切相关。感染病毒的野鸟在发病初期仍具飞行能力,可能沿迁徙路线将病毒传播至家禽养殖场。
  
  该研究所表示,本轮禽流感疫情暴发时间较往年提前。目前正值秋季候鸟迁徙期,迁徙高峰尚未到来,病毒传播风险仍在加大。该研究所称,目前疫情在鹤类中的感染规模“前所未有”。在勃兰登堡州西北部的利努姆湿地,鹤类死亡尤为严重。据当地官员介绍,截至25日,志愿者收集了约1500具鹤的尸体。
  
  一些媒体称鹤为“超级传播者”。对此,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所长克丽斯塔•屈恩表示,鹤确实对病毒特别敏感,也会大量排出病毒,但并非唯一的传播源。
  
  屈恩解释说,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或间接带入传播。由于鸭、鹅等露天饲养的家禽活动区域易被野鸟进入,因此尤其容易受到感染。此外,在受病毒污染的环境中,鞋具、设备或车辆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
  
  巴伐利亚州家禽业协会27日警告说,本轮疫情可能推高鸡蛋价格。协会主席罗伯特•施马克说,如果形势持续恶化,“鸡蛋价格再上涨百分之五十也不足为奇”。他呼吁全国范围内临时实施家禽“圈养令”,要求农场将原本散养的禽类转入封闭舍内,以降低感染风险。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此前表示,禽流感仅在极少数情况下会从动物传播给人类,这主要发生在密切接触感染或因感染而死亡的家禽的群体中,例如养殖场工人或兽医。该研究所建议避免直接接触生病或死亡的鸟类。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近年来最严重的禽流感疫情之一发生在2020年至2021年的流行季,当时全国有超过两百万只禽类被扑杀。
  
  新华社柏林10月27日电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台湾发生猪瘟案例 第一阶段疫情尚未发现外溢
2025年9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福建省2025年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5年9月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福建省2025年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5年第42周第879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科技攻疫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同时修复多个致病突变
科技加持,卒中治疗突破瓶颈
给免疫反应“踩刹车”(健谈)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
“以蚊治蚊”彰显生物防疫好前景
广州:释放“绝育雄蚊” 阻击基孔肯雅热
 
专家论疫  
呼吸道传染病疫苗该如何选择?指南来了
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多少?
呼吸道合胞病毒真的非常“难缠”吗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