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防疫
“红眼病”如何防?中疾控发布提示
加入时间:2025-10-18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乔业琼
 

可能在学校、泳池扎堆暴发,“红眼病”如何防?中疾控发布提示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 “眼睛又红又肿,还不停流泪,不会是得了‘红眼病’吧?”眼睛出问题可是大事,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不少人在眼部不适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担忧。什么是“红眼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对此,中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提示。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学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人肠道病毒和人腺病毒等引起,属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其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12至48小时就会发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可能在学校、泳池等地方扎堆暴发。但一般不用过于担忧,属于自限性疾病,在及时干预和对症治疗下,通常2至3周就可痊愈。

  怎样快速识别“红眼病”?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有:眼红(结膜充血、出血)、异物感、流泪、畏光、眼睑水肿。严重者可能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或全身乏力等症状。

  这里要说明一下,与普通结膜炎怎么区分: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以结膜下片状出血为显著特征,而细菌性结膜炎在眼部一般会有脓性分泌物,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以瘙痒为主。

  “红眼病”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眼部分泌物和泪液是传染源,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它的传播途径如下:

  一是接触传播:眼-手-物(如毛巾、门把手或者游泳池水)。

  二是高危场景:学校、工厂、游泳池等人群密集场所。

  三是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可重复感染。

  如何预防“红眼病”?

  从个人来说,要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避免共用化妆品;患者发病后7至10天居家休息,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品如毛巾、玩具等可进行煮沸消毒。

  在集体场所,比如学校或托幼机构等,应落实晨检、停课制度,定期消毒公共设施。

  此外,应加强游泳池、浴室的卫生监督,疾病流行期间暂停开放。

  得了“红眼病”,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可以局部用药,根据医嘱使用抗病毒滴眼液等缓解症状。但要注意禁止包扎患眼,以免加重感染,避免滥用激素类眼药水。

  误区提醒:

  “红眼病不用治”:错误!需及时就医防止角膜损伤。

  “看一眼就会传染”:错误!仅接触传播,无需歧视患者。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9月重庆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山东省2025年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安徽省2025年9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山西省2025年9月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
2025年9月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
2025年9月天津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
 
科技攻疫  
给免疫反应“踩刹车”(健谈)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
“以蚊治蚊”彰显生物防疫好前景
广州:释放“绝育雄蚊” 阻击基孔肯雅热
肺芯片”有望模拟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专家论疫  
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多少?
呼吸道合胞病毒真的非常“难缠”吗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