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疫 > 深度
安宁疗护,守护生命最后一程(大健康观察)
加入时间:2025-10-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记者 尹晓宇
 

  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在中国,如何引导公众了解并接受安宁疗护的理念?如何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的全面享有还面临着哪些难题?近日,记者在江苏进行了探访。

  江苏省肿瘤医院疼痛康复科病区有两间特别的病房,从外部看,与其他病房无异,但是走进病房,从墙壁上贴的宣教内容等细微之处才发现这是安宁疗护病房。

  今年8月1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2025年版)》。指南中指出,安宁疗护实践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安宁疗护工作,2024年1月,江苏省安宁疗护服务技术指导中心成立,挂牌在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秘书、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介绍,目前江苏已初步构建起市、县(区)、乡(社区)多层次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全省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377家,依托三级医院为支撑,探索“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安宁疗护模式,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和医养结合机构多形式安宁疗护服务网络。

  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

  患者一般是疼到别的科室无法解决才想到来杨扬这里就诊的。作为疼痛康复科的主任,他的工作重点一直是如何解决肿瘤患者的疼痛。

  杨扬向记者介绍,临床上安宁疗护包括的痛苦症状超过62种,他的团队所进行的安宁疗护是建立在疼痛管理特色基础之上的。

  在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中,当患者处于疾病终末期且有难治性痛苦症状、预期生存期短于6个月等情况下,患者就有选择安宁疗护的权利。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杨扬发现,疼痛并不是身体的疼痛那么简单,而是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感受,他将其称之为“Total Pain(总疼痛)”。这里面有终末期的各种不适、有面对死亡的恐惧、有失去经济来源的压力,甚至还有生命是否还有意义的自我拷问的痛苦。

  面对这样的综合性问题,江苏省肿瘤医院成立了安宁疗护MDT(多学科会诊)门诊,由疼痛科、肿瘤科、心理科、营养科、护理部、社工部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坐诊,着重为以疼痛为主的难治性复杂症状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疼痛康复科医生顾亦凡今年初接诊过一位叫阿珍(化名)的患者。她是被女儿用救护车送到医院的,肺癌转脑并多发性骨转移,入院的时候双眼紧闭,面部还有些肿胀。重症医学科会诊后给予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待体征稍微稳定后,阿珍特意跟顾亦凡说,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治疗就请女儿来负责并签了授权委托书。

  跟她女儿沟通后,顾亦凡又请来肿瘤内科的医生进行了会诊,发现肿瘤标志物、影像检查等都显示病情进一步进展,全面评估下来,生存期不到3个月。女儿认真思考后告诉顾亦凡,想选择安宁疗护,但也希望老人能过完今年的生日。随后,杨扬主任团队为阿珍提供了疼痛控制、营养支持、舒适照顾等安宁疗护治疗。

  并非所有的患者家属都能像阿珍女儿一样,一开始就接受安宁疗护的理念。不少家属第一次听到安宁疗护时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就是等死?是不是不孝?

  江苏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秘书、江苏省肿瘤医院主任护师赵云曾负责过一位89岁的晚期癌症患者陈奶奶。知道母亲时日无多,几个孝顺的子女日日泪流满面。当被告知可以选择安宁疗护时,子女们一时难以接受,觉得母亲一辈子吃了很多苦,想尽量延续老人的生命。

  在安宁病房里,心理医生对陈奶奶进行了“话疗”,了解了陈奶奶一些未了的心愿:涂一次指甲油、穿一次旗袍、种一次菜……面对详细的愿望清单,悲伤的儿女们也有了新方向。在最后的日子里,一边是医护帮助控制疼痛,一边是子女帮助老人达成一个又一个心愿。最后,陈奶奶离开时安详从容,儿女们也因为满足了母亲的愿望深感欣慰。

  “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而是减少患者痛苦的‘对症支持+人文关怀’,跟传统观念里的‘善终’是一致的。”从业这么多年,杨扬有自己的体悟——安宁疗护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患者的去世如夕阳逝去一般美好。

  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仅仅依靠江苏省肿瘤医院的6张病床,显然无法满足全省安宁疗护的需求。

  2020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肿瘤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设立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鼓励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具备条件的可按相关标准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

  自2017年第一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启动以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先后成为国家级试点城市。此外,还遴选了24个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

  各试点城市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南京将安宁疗护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建立江苏省首家安宁疗护中心,通过“市级指导中心—市中心医院—区中心医院—社区、居家”四级联动机制,实现服务全覆盖;连云港创新“3+8”运行模式,以内科、疼痛科、安宁疗护科为核心,搭配无痛治疗、心理治疗、互联网医疗等8个辅助科室,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常州市强化资金保障与队伍建设,开展线上线下舒缓门诊,打通患者就医“最后一公里”。

  随着安宁疗护工作的推进,一些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的帮助下实现了居家安宁疗护。

  2023年夏天,昆山市某镇叶女士的女儿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的母亲经过4年宫颈癌的治疗,已经无法承受日益加重的病情和频繁往返医院,她向家庭医生许晨表达了母亲最后的愿望,希望能减轻痛苦,在家中安度余下的时间。

  许晨家庭医生团队遂上门评估。这位肿瘤终末期患者全身多处转移,肿块疼痛明显,极度消瘦,无法自理,同时情绪低落,对不可知的未来充满焦虑。家人愿意照顾老人,但缺少专业的护理知识。评估结果显示,叶女士达到了安宁疗护的要求。

  许晨团队制定了居家照护方案,并联系了苏州市安宁疗护服务指导中心、苏州市立医院老年科的专家上门会诊指导。对叶女士的疼痛重新评估后,联系上级医院调整了镇痛方案,同时指导家属口服给药原则,使得患者的中重度疼痛降到了可耐受范围。通过制定居家营养支持方案,对家属“饿死肿瘤”“只喝汤有营养”等误区进行了纠正。主管护师还定期上门进行压疮护理、肢体按摩并指导家属翻身、皮肤清洁以及紧急情况的简单处理。对于家属有急事暂时无法照护的情况,还协助联系社区护工临时顶岗。

  在每周3次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下,叶女士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每次结束服务时,医护团队会特意留出10—15分钟的“倾听时间”。她会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讲述自己在汽车零件厂工作的往事,谈论子女成长中的温馨时刻,表达对孙女未来的期许。许晨也鼓励她多与亲友进行温馨对话,与家人拍摄合影。

  2024年初,叶女士情况每况愈下,团队开始为家属做临终指导准备,告知可能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指导如何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以及心理准备。一个清晨,叶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安宁疗护团队立即赶到家中进行哀伤抚慰,并在老人去世1个月和3个月之后对家属进行了心理评估和指导。

  持续提升安宁疗护水平

  叶女士能得到高质量的居家疗护,离不开江苏省安宁疗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周国仁介绍,江苏省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牵头制订《安宁疗护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以及安宁疗护规范化病房建设标准,还在试点城市成立安宁疗护指导中心(质控中心)、市级安宁疗护专家库、安宁疗护专家指导组等机构。

  在实际探索中,针对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乃至家庭,建立了不同的职责边界。三级医院的定位为急症、疑难杂症的处理和安宁疗护的业务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安宁疗护的主要力量,需要接受过安宁疗护的培训,能处理一些专科问题,针对的是常规病例;家庭作为社会基础,针对的是轻症病例,需要居家期间会使用镇痛泵、常规病情与医生咨询、沟通等。

  在规范化指引以及明确职责的框架下,不同主体的安宁疗护水平提升都有了发力方向,人才培训、案例比赛成为提升的重要途径。

  2024年,江苏省卫健委组织300多名医护人员分别参加了国家和省级举办的安宁疗护业务培训,100余名护士参加了省护理学会举办的安宁疗护护师培训。今年9月,江苏省安宁疗护工作培训班开班,安宁疗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症状管理、心理关怀、伦理沟通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授课。患者病情告知艺术及沟通技巧、病历书写、家庭会议与医患决策、生死教育及哀伤辅导等具体工作方法,都是授课内容。

  当然,横亘在安宁疗护面前的还有不少难题,江苏也在不断探索。例如,探索独立的安宁疗护病区(科室)建设,实现缓和医疗和安宁疗护专业的学科化发展;以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建立、互联网+护理、新时代村医等形式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和争取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费用逐步纳入医保范围,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安宁疗护政策保障机制等。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死亡一例!香港连续出现感染严重个案
2025年9月辽宁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2025年9月重庆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山东省2025年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安徽省2025年9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给免疫反应“踩刹车”(健谈)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
“以蚊治蚊”彰显生物防疫好前景
广州:释放“绝育雄蚊” 阻击基孔肯雅热
肺芯片”有望模拟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专家论疫  
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多少?
呼吸道合胞病毒真的非常“难缠”吗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