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防疫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加入时间:2025-09-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乔业琼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暴露源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高风险动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可能携带病毒。

  低风险动物:啮齿类(如仓鼠、兔子)极少传播狂犬病,通常无需接种。

  二是暴露的严重程度

  咬、抓伤,皮肤破损处或黏膜接触病毒等均有感染风险,但贯穿伤、头面部伤口、粘膜接触病毒及蝙蝠接触风险更高。

  三是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及时、规范完成全程暴露后处置(含伤口冲洗消毒、疫苗接种、必要时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可近乎100%阻断感染风险,且接种越早效果越好。

  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并非“一定”会患病,但如果暴露于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且为头面部伤或严重伤,未进行或未及时进行伤口处置、疫苗接种、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的话,发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如果宠物已经疑似病态,被伤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暴露后处置,如果是看起来健康的宠物,且已接种狂犬疫苗,理论上风险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家养宠物看起来健康,但可能接触到外界感染源,且狂犬病有潜伏期,动物可能在未发病时已携带病毒,此外,疫苗保护率并非100%。

  因此,如果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即使不严重,只要达到Ⅱ级或Ⅲ级暴露,仍需接种疫苗,避免因侥幸心理延误处置,因为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

  当前存在哪些危险误区?

  一是“肉眼观察动物是否健康,不发病就不用打疫苗”

  误区:许多人认为,如果咬人的猫狗看起来健康,没有狂躁、流涎等狂犬病症状,就不需要接种疫苗。

  事实:狂犬病病毒在潜伏期内,动物可能无任何症状但仍具传染性。部分动物可能在发病前1-2天才表现出异常,但此时病毒已可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即使动物看起来健康,只要达到Ⅱ级或Ⅲ级暴露,都应接种疫苗。

  二是“伤口小、没出血,不需要处理”

  误区:轻微抓伤或无明显出血的伤口被认为“风险低”,无需处理。

  事实:狂犬病毒可通过微小伤口或黏膜感染。WHO指南明确将“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列为Ⅱ级暴露,需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此外,伤口即使很小,也可能感染破伤风或其他细菌。

  三是“疫苗可以晚几天再打,或者随意中断接种”

  误区:部分人认为疫苗可以拖延几天接种,或打一两针后觉得“没事”就中断后续接种。

  事实:目前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5针法”或“2-1-1”法均有科学依据,必须严格按时间接种,否则产生的抗体可能不足,无法有效阻断病毒。

  四是“孕妇/儿童不能接种狂犬疫苗”

  误区:部分人认为狂犬疫苗对孕妇或儿童有害,应避免接种。

  事实:狂犬疫苗对孕妇、胎儿和儿童安全。WHO和我国指南均强调这些人群可接种。

  五是“打了疫苗就100%安全,无需其他措施”

  误区:认为只要接种疫苗,就无需配合免疫球蛋白或伤口处理。

  事实:暴露后伤口处理非常关键,即使接种疫苗,也必须彻底冲洗(肥皂水+流动水15分钟),否则残留病毒仍可能感染。

  Ⅲ级暴露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以在疫苗生效前提供即时保护。

  被咬后如何紧急处理伤口?

  如果距离门诊较远,可先自行冲洗,如果距离较近,可到接种门诊冲洗,越早越好。

  伤口处置包括彻底冲洗、消毒和规范清创处置。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较深的伤口由门诊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

  特殊伤口由医疗机构首先予以清创。

  如何划分I、II、III级暴露?II级暴露中,为何头面部伤口需升级为III级处理?

  按照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下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头面部距离中枢神经系统最近,伤口处的狂犬病毒可沿三叉神经、面神经等周围神经快速向大脑扩散(潜伏期可短至5-7天,而四肢伤口通常需数周至数月),常规疫苗产生抗体的时间(约7-14天)可能无法及时阻断病毒。按照III级暴露,在接种狂犬疫苗的同时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能直接在伤口周围中和病毒,为疫苗诱导抗体争取时间。

  若超过48小时才接种狂犬疫苗是否还有意义?疫苗加强针的适用条件?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只要病毒尚未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接种疫苗仍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阻止病毒扩散。因此,超过48小时接种,虽然抗体产生可能延迟,但仍可提供保护。建议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即使有延迟,仍应尽快接种疫苗。

  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9月重庆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山东省2025年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安徽省2025年9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山西省2025年9月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
2025年9月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
2025年9月天津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
 
科技攻疫  
给免疫反应“踩刹车”(健谈)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
“以蚊治蚊”彰显生物防疫好前景
广州:释放“绝育雄蚊” 阻击基孔肯雅热
肺芯片”有望模拟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专家论疫  
诺如病毒的8个误区,你了解多少?
呼吸道合胞病毒真的非常“难缠”吗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