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论疫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加入时间:2025-08-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蒋若静
 

降水增多推高蚊虫密度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今年北京的雨水比往年明显增多,根据北京市气象部门统计,6月1日至8月20日8时,北京累计降水量为586.0毫米,比常年同期350.5毫米偏多67%。从体感来看,不少市民反映近期蚊子更加“猖獗”。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表明,今年7月以来,蚊虫密度确实高于往年同期,尤其针对白纹伊蚊的专项监测,不仅增加了监测点位数量,而且增加了监测的频次和方法。

  今夏降水增多推高蚊虫密度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副主任技师刘美德表示,今夏北京降水频繁,加上特别高温的天气不多,温度和湿度条件非常适合蚊虫繁殖,导致蚊虫活跃度随之上升。蚊子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前三个阶段都需要在水中完成。蚊子繁殖能力很强,吸饱一次血可在水中产卵200至300粒,温度适宜时经过7至10天就会孵化成蚊飞出水中。水是蚊子繁殖和孵化的唯一场所。降雨(尤其是连续降雨)后积水增多,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场所。

  刘美德解释,强降雨能够冲刷河道和排水系统中蚊子的幼虫,但对成蚊影响有限。“成蚊会主动寻求避雨场所,一般强降雨后1至2天蚊虫密度又会回升。强降雨也很容易形成一些新的积水点,比如能够盛接雨水的各类容器积存的水体就可能成为蚊虫的孳生地。”

  蚊虫监测力度与方法均有加强

  北京的蚊虫监测工作从每年5月持续至10月。“从实际监测来看,今年蚊子密度增加,结合老百姓反映蚊子增多,疾控部门明显加强了对蚊虫的监测力度。”刘美德表示,一是增加了监测点位数量,二是增加了监测的次数,三是增加了监测区域,以便及时掌握蚊虫密度变化。在这些监测点位中,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全方位跟踪蚊虫动态。“多种监测方法要在每个监测点位使用,因此工作量确实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七下八上”期间,北京大部累计降水量偏多一倍以上。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左右,北京的阴雨天气几乎“全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似乎也增加了蚊虫活跃的窗口期。“我们也会跟随蚊虫活跃动态变化,做好监测、预警与健康提示。”刘美德说。

  积水清理不及时“养蚊子咬自己”

  降雨与蚊虫的孳生密切相关。刘美德介绍,城市中居民生活、建筑结构、服务设施和各类结构都容易形成积水点位,为蚊虫提供孳生条件。特别是降雨后,居民房前屋后的积水和露天放置的盆罐更是蚊虫的最佳繁殖场所。

  “有句俗话叫‘多数蚊子都是自己家养的’。”刘美德解释说,蚊子飞行距离通常不超过百米,白纹伊蚊尤其如此。小区楼内出现的蚊子,基本是在楼附近积水中孳生出来的。部分居民喜欢将废旧花盆、容器等堆放在家中角落或院子里,这些物品容易积水,也成为蚊虫孳生的有利条件,导致“自己养蚊子咬自己”。刘美德提醒市民,降雨后应及时清理积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保持厨房、卫生间地漏畅通。农村地区也需注意清理房前屋后和院内积水。花盆底盘积水需及时清除,废弃花盆及其他容器应倒置存放,避免积水生蚊。

  避开蚊虫活跃高峰期出行

  北京最常见的有两种蚊子,分别是淡色库蚊(俗称黄蚊子)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前者是北京数量最多的蚊种,后者数量排名第二位。刘美德表示,淡色库蚊多在傍晚以后活动,而白纹伊蚊的活动高峰为上午7-10点和下午4-7点之间。不过,在高温天气下,白纹伊蚊的活动时间可能随着白天温度变化而有所调整,例如白天温度较高时,上午高峰可能提前结束,下午高峰也可能延迟到来。“建议市民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护,比如穿上长袖长裤、喷驱蚊产品,远离蚊虫密集的水边和植被繁茂区。”

  刘美德提醒,在使用防蚊产品时,可遵循这个口诀:“一看二选三用”。“一看”即看产品包装盒中标注的成分,在各类五花八门的驱蚊产品中,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哌卡瑞丁和羟哌酯这些成分的驱蚊产品(如驱蚊液、驱蚊水等)才真正具有驱蚊作用。“二选”即选浓度和保护时间,按外出时间选择合适浓度和有效时长产品,必要时补喷。“三用”即正确使用,驱蚊产品一般在外出时使用,如在家中优先选择物理方式,如采用纱窗、蚊帐等。使用驱蚊产品时,只喷涂于暴露皮肤,一定避免眼、口、鼻部位。如果给儿童使用,建议先喷于家长手掌再涂抹。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34周第871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7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福建省2025年7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5年7月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2025年第33周第870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第32周第869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科技攻疫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
“以蚊治蚊”彰显生物防疫好前景
广州:释放“绝育雄蚊” 阻击基孔肯雅热
肺芯片”有望模拟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中国团队发现EB病毒通用“钥匙”感染机制
 
专家论疫  
疾控专家教你避免养蚊子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和登革热有何不同?如何防
青岛市疾控专家详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知识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