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疗药品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更好守护用药安全
加入时间:2025-07-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在当今社会,药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新规明确,不扫码销售药品,医保基金将拒付,为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随着医药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将会成为一道数字“盾牌”。

  药品追溯码,如同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精准性和大数据效应。首先,它覆盖药品的最小包装单元,从生产到流通再到使用,能够实现全链条追溯。其次,每一盒药品都有其独特的追溯码,犹如人的身份证号码,确保“一盒一码”,方便查询。最后,通过采集海量的追溯码数据,构建起药品流通的“数字轨迹”,为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能有效打击“回流药”和虚假交易。一盒药只能卖一次,追溯码也只能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药品追溯码重复出现,该药品就可能存在问题。医保部门可根据追溯码提供的线索,精准发现并打击这些违法行为,防止医药机构通过“空刷医保卡”“虚假销售”等手段套取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另一方面,它能监控高价药品的滥用。对医保目录内的高价药,如抗癌药等进行精准监控,避免不合规使用或倒卖,确保这些药品真正作用于有需要的患者。

  在实际应用中,药品追溯码的作用,已逐渐显现。例如,国家医保局曾对复方阿胶浆药品追溯码重复情况进行核查,有力地维护了药品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此外,各地的医保部门也在积极推广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在山东济南,医保药品销售已进入“追溯码”时代,逐步实现“无码不付、重码不付”,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对于公众来说,正确使用药品追溯码,也是保障自身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消费者在购药时要做到“六个要”:要有码,只买包装上有追溯码的药;要扫码,看着售药人员扫这盒药的追溯码;要小票,坚持索取小票作为证据;要验码,通过手机App扫描药品追溯码确认药品流通信息;要索赔,发现买到问题药品要坚决索赔;要毁码,药物服用完毕后妥善处置空药盒,防止追溯码被盗用。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不仅让公众用药更加安心,也为医保基金安全保驾护航。接下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追溯码的宣传和推广,让“卖药必扫码,买药请验码”成为每次药品买卖的必经过程和自觉行动;同时,用更加严格的监管为药品追溯码补位,避免出现漏洞。相信随着药品追溯码这一数字盾牌的普及,公众健康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25周第862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福建省2025年5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5年5月黑龙江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吉林省2025年5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
2025年5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5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科技攻疫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中国团队发现EB病毒通用“钥匙”感染机制
细胞新图谱揭示关键DNA对癌症进化的作用
全球首个抗甲型流感PB2新药上市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专家论疫  
孩子是“过敏性体质”,还能接种疫苗吗?
钟南山:对待当前新冠疫情要像流感一样 不要慌
钟南山预测:新冠疫情6月份以后会下降
专家:部分患者本轮新冠感染后,痰多且久咳不愈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