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卫观疫 > 世卫声音
世卫警告:禽流感疫情席卷108国,跨越物种界限
加入时间:2024-12-19  来源:生态中国网  
 

世卫组织警告:禽流感疫情席卷108国,跨越物种界限

  联合国卫生官员近日宣布,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已造成超过3亿只鸟类死亡,并警告说该病毒“正日益跨越物种界限”,感染家禽和野生哺乳动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粮农组织官员丁格拉在关于H5N1变异病毒的最新通报中强调,这种病毒已“侵入野生动物群体”。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种鸟类和至少70种哺乳动物感染病毒,其中包括加州秃鹰和北极熊等濒危物种。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官员MariaVanKerkhove表示,2024年,全球报告76例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其中61例病例来自美国,感染者多为农场工人。其中,美国报告了超过60例病例,同时还报告了野生动物和家禽中H5病毒的爆发,以及奶牛中H5病毒的最新发现。
  
  自今年4月出现第一例人感染H5N1病例以来,美国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奶牛场或家禽养殖场的工人中,他们的症状都比较温和,如眼睛发红或咳嗽等。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0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农业部的埃里克•迪布尔说,眼睛不适症状可能是由羽毛或其他携带病毒的物质进入工人的眼睛引起的。
  
  从历史上看,人类感染H5N1的症状要严重得多。从1997年发现这种病毒到2024年6月,有900多人感染,其中一半以上的感染者死亡。
  
  今年,柬埔寨报告了10例H5N1病例,其中2例死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免疫学家娃索•阿波斯托洛普洛斯解释说,柬埔寨的H5N1毒株属于这一流感谱系的另一个分支。她认为,基因差异或可解释为什么这种毒株毒性更强,导致更致命的疾病。
  
  禽流感到底是什么流感?
  
  流感病毒有多种类型,除了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播并引起季节性流感的病毒外,在鸟类和其他动物物种中发现了许多其他甲型流感病毒。这些病毒不同于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不易传染给人类。然而,其中一些动物病毒可能偶尔会感染人类。这些被称为新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就是一个例子。
  
  禽流感是由那些主要影响鸟类和家禽(例如鸡或鸭)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由于它们通常不会感染人类,因此人群中很少或没有针对它们的免疫保护。然而,如果禽流感病毒通过适应或从人类病毒中获得某些基因而获得了在人与人之间轻松传播的能力,则可能会发生流感大流行。
  
  根据自2003年以来记录的887名H5N1病毒感染者中有462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估计H5N1的死亡率为52%。
  
  相比之下,新冠病毒目前导致感染者死亡的人数不到0.1%,尽管在大流行开始时这一数字约为20%。
  
  自2020年新型禽流感出现并在世界各地传播以来,26名H5N1病毒感染者中已有7人死亡,死亡人数接近30%。
  
  一些专家警告说,在更严重但罕见的情况下,H5N1可能会感染呼吸道引发肺炎。它还可以感染其他部位,例如眼睛,从而引起炎症。
  
  不过目前除了H5N1和H7N9毒株可能引起重症以外,其他型别的毒株造成重症的机会很低,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世卫组织流行病和大流行病威胁管理主任范•克霍夫表示,根据最新科学评估,公众的感染风险目前处于较低水平。
  
  她同时提醒在农场工作并接触感染动物的人员仍需保持警惕,因为当前的公共卫生风险被评估为低至中等水平,具体取决于个人防护的严密程度。
  
  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H5N1病毒已具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也未报告有人传人的病例。
  
  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假如有过接触,须尽快用肥皂洗手,也就是说没事不要玩鸡,也不要逗鸟;
  
  ●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也不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虽然目前感染风险仍然很低,但对可能接触到受感染鸟类、牛或其他动物的人而言风险较高,建议这部分人应采取预防措施。
  
  “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有可能,甚至很有可能会面临另一场大流行病。我们不知道它会有多严重,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谭德塞近日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上说,尽管在监测、大流行基金、疫苗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仍然没有为下一种“X疾病”和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参考消息、中国新闻网、海淀疾控;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福建省2025年5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5年5月黑龙江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吉林省2025年5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
2025年5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5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5月宁夏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
 
科技攻疫  
“一喷一吸”就能治疗肺纤维化?
中国团队发现EB病毒通用“钥匙”感染机制
细胞新图谱揭示关键DNA对癌症进化的作用
全球首个抗甲型流感PB2新药上市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专家论疫  
钟南山:对待当前新冠疫情要像流感一样 不要慌
钟南山预测:新冠疫情6月份以后会下降
专家:部分患者本轮新冠感染后,痰多且久咳不愈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