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攻疫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加入时间:2024-08-15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徐诗瑜
 

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一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8月12日,一则“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的消息引发关注。我国联合团队发布于《细胞研究》的报告显示,新冠病毒新变体BA.2.86及其JN.1、KP.2、KP.3等支系在受体结合结构域罕见地出现了残基483的缺失,这会为新冠病毒进化带来优势,使其变为更具适应性的流行毒株。
  
  “目前影响新冠病毒进化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免疫逃逸以及宿主受体亲和力的提升或下降。从群体层面来看,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打过疫苗或者感染过新冠病毒,新冠导致的死亡率会大大降低。高危人群仍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肿瘤患者等。”8月12日,该报告的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曹云龙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这一研究的联合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曹云龙、北京市昌平实验室教授王佑春等。此前,该联合团队率先揭示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株的免疫逃逸和适应性进化等机制。
  
  曹云龙介绍,在新冠病毒暴发初期,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当前因绝大多数人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或接种过新冠疫苗,免疫后的毒性则大打折扣。但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来说,他们可能本身就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者因高龄免疫功能衰退,导致无法有效产生对应的抗体和T细胞,或是在进行肿瘤治疗,使用大量化疗、放疗及肿瘤药物,使免疫系统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新冠病毒仍处于一个致病性较强的状态,应加强防护与治疗。
  
  在曹云龙看来,目前我国的新冠治疗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新冠病毒毒株的演化很难影响到当前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防重症、防死亡的手段都相对完善后,研究团队接下来更加关注的是防感染,即通过更加有效力的疫苗或药物进行新冠病毒的感染预防。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