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层关注 > 部委声音
JN.1变异株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流行株
加入时间:2023-12-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子源
 

中国疾控中心:JN.1变异株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流行株

  1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元旦期间健康提示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本周,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与上周相比有所上升。当前的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位发病水平。各地医疗服务趋于往年同季。

  米锋表示,元旦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增多,探亲访友、旅游出行、聚会聚餐等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染风险加大。要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掌握不同病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动态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要加大医疗资源统筹,充实门急诊、儿科、呼吸、重症等医疗力量,加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检测试剂、医疗设备、收治床位等准备。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保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要严格值班值守,配齐配强力量,加强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灾害天气的医疗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气温变化大,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防寒保暖、规律作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防范寒冷天气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学校、养老、托幼和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以及空间密闭场所,要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监测、通风消毒和出入管理等。

  要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出现风险早识别早干预。

  要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劳逸结合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介绍,当前国内新冠的形势处于低水平流行,JN.1变异株占比较低,但呈上升趋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流行株。

  “JN.1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从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有的证据评估认为,JN.1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但没有证据提示JN.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既往感染和接种XBB疫苗对其是有免疫保护的交叉作用,预判其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彭志斌说。

  彭质斌提示,春运期间,新冠疫情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可能会上升,特别是会增加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能对救治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系统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下一步,中国疾控中心会持续关注国外疫情形势和流行株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