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论疫
出现发热症状应明确病原体后再用药
加入时间:2023-11-0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代小佩
 
  最近一段时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姜越的工作节奏很紧张,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1点。“与往年同期相比,我们儿科患者大概增加了3倍,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也明显增加。”姜越表示。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惠秦也有同样感受:“10月份,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门诊量达17291,大概比往年同期增加了3倍。其中,呼吸道疾病患儿占比超90%,而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超过三分之一。”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低龄儿童感染也不少见。据报道,多地医院接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较往年明显增多。

  据惠秦和姜越分析,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人数明显增加,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恰逢肺炎支原体流行年。肺炎支原体大约每4—7年出现一次大流行,2—3年有一次小流行。2019年是肺炎支原体的流行高峰,今年再次出现流行高峰符合自然规律。二是环境因素引起。秋冬季气温低,环境干燥,呼吸道黏膜屏障弱,受凉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体更易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轻症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危重症则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咳喘,以及影像学显示肺部受累范围较广,出现低氧血症等。惠秦表示:“如果发烧不久,不用太紧张,除非有惊厥、呼吸困难或呼吸系统以外的症状,需要就诊;如果高热连续3天以上,出现精神不好、食欲差、呼吸增快,以及血氧低于94%等情况,就得去医院。”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采取针对性治疗。惠秦告诉记者,目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为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不过,随着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肺炎支原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在临床上,如果患儿超过8岁,还可考虑用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这些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疗效。”惠秦说。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绝大部分儿童没有后遗症,只有很少人有后遗症,如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惠秦补充道,“如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更易发展为重症病例,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惠秦提醒,现在各大医院儿科就诊人数多、候诊时间长,家长可以备一些肺炎支原体检测抗原进行初筛,如果为阴性,可以避免自行盲目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除了肺炎支原体,发热、咳嗽等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病原体引起,应尽量明确病原体后再用药。”

  对于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惠秦建议:“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但不要让风直接对着孩子吹,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戴好口罩,适当户外活动,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以手足温暖、无汗为宜,保证休息。”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