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防疫
汛期注意饮食安全 这样预防食源性疾病
加入时间:2023-08-03  来源:人民网  作者:闫妍 陈子源
 

健康“医”点通
汛期注意饮食安全 这样预防食源性疾病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汛期正值食源性疾病高发期,洪涝灾害常伴发食物受淹变质、大量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引发饮用水源及食品污染,此时预防食源性疾病尤为重要。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怀政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汛期常见的食源性疾病主要有这几类:

  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源性疾病。汛期食物霉变周期比平日更短,尤其是大米、花生,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素。人在食用霉变粮食后会很快发病(数分钟到4小时),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发热等;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般不会死亡。

  细菌/病毒性食源性疾病。汛期洪涝灾害地区,因食品加工储存条件受限,易发生食品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导致的细菌及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如食用了被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如肉、蛋类食品)、食用了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且存放时间较长又没有彻底加热的熟食(如隔夜米饭、蛋炒饭)及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蔬菜、水果及水质等。这些细菌/病毒性食源性疾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部分有发热、头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潜伏期一般在2至24小时。

  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其中,常见的包括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中毒、菜豆类的皂素和毒蘑菇中毒等,其中毒蘑菇中毒最为多见。持续降雨营造的潮湿环境是毒蘑菇生长的温床,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很难辨别,不可贸然食用。误食毒蘑菇后,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有精神症状,严重的还要发生肝脏、肾脏损害,最严重的就是死亡。如不慎误食毒蘑菇中毒,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一般为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引起,最为常见的包括食用较多腊鱼、腊肉导致的亚硝酸盐中毒和食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导致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等。误食化学有毒物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到1小时内,病死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停止食用毒物,及时进行催吐等,条件允许时应送医院抢救。

  汛期该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刘怀政表示,洪水中含有大量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看起来干净的河水、湖水、山涧水、井水、泉水等,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不要喝生水,直接饮用非常危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过处理的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或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发霉的米面,发芽的花生、土豆;不自采野生蘑菇等食用。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