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防疫
“后疫情时代”新冠七问七答!
加入时间:2023-06-18  来源:澎湃新闻  
 

【防疫科普】“后疫情时代”新冠七问七答!你需要了解一下→

  问:目前疫情形势如何?
  
  从北京卫健委定期发布的疫情周报及各地临床一线自媒体报道看,本轮自“五一”前后启动的疫情已过了最高峰,目前处于下降中,但仍要注意防护,因流行程度仍明显高于3月和4月。国内最近的监测数据显示,XBB为主要流行株,本土病例占比达到93.8%。
  
  问:与新冠病例接触后出现发热等症状,为何抗原检测是阴性而核酸检测是阳性?
  
  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比,敏感性不足,有些病例要出现症状后二三天才能检到抗原阳性,而核酸检测是金标准,敏感性高,潜伏期末的病例就可以检测阳性。因此,要想在极早期确诊,核酸检测更可靠。
  
  问: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1.科学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仍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应规范佩戴口罩的情景包括: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或检测阳性期间;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中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或抗原/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明显增多时;前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时。建议佩戴口罩的情景:乘坐公共交通,或进入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公共场所时。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要继续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新"食"尚,适量运动,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3.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无论是首次感染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要特别关注。感染后,密切关注症状,若症状较轻,可对症处理,注意休息。若症状较重,甚至有胸闷、憋气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应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4.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请新冠病毒未感染人群和已感染但未完成基础免疫人群尽快完成疫苗接种。以下两类人群建议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其一,如未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则须继续完成后续剂次的疫苗接种。其二,如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在感染前尚未完成基础免疫,则须在感染3个月后再接种1剂次新冠疫苗。
  
  问:新冠感染后如何规范就医治疗?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因多数为轻症,对症治疗3-5日后症状即可消失,在此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电解质及蛋白类食物摄入,不建议带病工作。但仍需注意,部分非高危患者也有可能发展为中型,甚至重型或危重型。所以有条件尽量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当症状持续不改善,如发热持续不退,咳嗽症状迁延,有显著运动耐力下降或出现喘息、胸闷、心悸、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后续治疗。对于重症高危人群,也就是我们讲的脆弱人群,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就应尽早就医,明确“阳”后,应尽早开始抗新冠病毒治疗,并完善影像、氧合水平、炎症水平等检测,及时给予抗炎治疗,呼吸支持,体位管理,同时合理管理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等,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问:"二阳"患者症状是否更重?
  
  从目前观察来看,近期新冠"二阳"的患者大多数症状较首次感染时的症状略轻,总体以轻症居多,发热、咽痛、咽干、咳嗽最为常见。症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多为3-5天,少部分患者会迁延1周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首次感染时症状较重的患者,在"二阳"时症状仍然有可能偏重。高龄、基础疾病多且重、基础免疫力差、营养状况不佳是患者感染新冠后症状重或进展快的重要原因。所以,积极预防,避免多次感染仍然很重要。
  
  问:如何预防新冠重症?
  
  预防新冠重症的重点仍在于做好脆弱人群的保护。那么哪些人群属于脆弱人群呢?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明确的新冠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包括:
  
  1.年龄大于65岁,尤其是没有接种3剂新冠病毒疫苗者;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对于脆弱人群,我们首先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如:避免暴露于高危环境,如密闭的室内环境、人群密度较大的环境等;规范佩戴口罩、规范的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及居住环境通风等基本预防方法仍然有效;家庭成员确诊新冠或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尽早与脆弱人群隔离并开始密切关注脆弱人群的相应症状。同时,也需高度关注脆弱人群的二级预防,即上述的脆弱人群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的疑似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自测或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明确为“阳性”,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一步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问: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不发热也要就医?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症状通常不明显,务必要注意观察。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新冠的发热症状,但需要了解的是,部分老人感染后情况可能更加复杂。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不一定发烧,如果发现其精神状态不佳、饮食纳差,需及时给予体温监测。如果老人体温低于35℃,要及时就医。
  
  老年人感染后,如出现以下情况赶紧就医:
  
  1.体温35℃及以下。
  
  2.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烧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
  
  3.抽搐。
  
  4.失语或不能行动。
  
  5.呼吸困难或气促。
  
  6.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7.头晕、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8.虚弱或脚步不稳。
  
  9.胸部或腹部疼痛。
  
  10.持续不能饮食。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