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防疫
江苏省防疫专家解答近期传染病应对注意事项
加入时间:2023-05-11  来源:澎湃新闻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的结束,还是要按照“乙类乙管”相关要求,继续做好防控工作。“五一”过后,一些朋友发现身边有人“阳”了或是“二阳”。还有一些人出现咽喉不适等症状,怀疑自己是不是“阳”了?近期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应该如何应对?
  
  有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新冠病毒感染防治专家组成员、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鲍倡俊为大家解答。
  
  问题一
  
  “五一”过后,感觉身边陆续有人“阳”了,或者“二阳”。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应该如何应对?
  
  答:
  
  从临床表现来看,无论是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首次感染,目前看来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重症病例很少。提醒大家,一旦感染无需恐慌,注意对症处理、支持治疗,不要带病上学或工作。居家期间减少接触,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全程佩戴口罩(N95/KN95或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或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此外,我们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因为无论是首次感染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让这些人群面临高风险,所以这些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感染要及时就诊,关口前移、早期干预。
  
  问题二
  
  当前我省主要流行毒株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
  
  答:
  
  目前,我国、我省的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是XBB系列变异株。它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BA.5或BF.7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流行株。但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XBB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近期,我省疫情仍以局部散发流行为主。根据我省阶段性调查显示,目前感染者中超过2/3为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员。由于既往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绝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问题三
  
  喉咙痛就是“阳”了吗?
  
  答:
  
  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不少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可能导致喉咙痛,如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甚至肠道病毒等。因此,喉咙痛不一定就是新冠阳性,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最好的确认方法是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问题四
  
  近期还有哪些传染病需要注意?
  
  答:
  
  近期成年人除新冠外,仍需注意流感和腺病毒感染的可能。儿童除流感外,更需注意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可能。肠道病毒感染常导致儿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脑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和肺炎。在春夏之交、气候多变之际,我们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保持手卫生,还要注意平衡膳食、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等等,提高个人的免疫力。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