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6日举行的“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指出,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
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全国发热门诊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的波动状态,特别是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中旬以后,单日阳性数和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态势。
对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出现缓慢上升的社会关注,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的降低,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存在免疫缺陷人群等三类人群容易被感染。总体上,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当前,我国检出了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16输入。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从总体上看,本土病例仍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从动态看,XBB及亚分支增长较快。近期,输入性病例中XBB变异株已占绝对优势,本土病例中XBB变异株占比增长明显。截至4月22日,我国已经在本土病例中监测到57例XBB.1.16及其亚分支病例。世卫组织认为,目前证据显示,XBB.1.16的全球流行风险低于XBB.1.5和其他正在流行的变异株。
陈操表示,虽然在不同国家,包括XBB.1.5为主要流行株的国家人群中已经观察到XBB.1.16具备了一定的传播优势和与XBB.1.5相当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没有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和死亡增加的报道。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也没有看到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报道。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和分析未来变化的趋势。
假日期间确保满足紧急救治以及常规接续治疗需求
临近假期,公众出游热情高涨。“从客流强度看,预计营业性客运量和自驾出行量将创2020年以来‘五一’假期新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建议广大乘客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自觉乘坐合法营运车辆。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平安健康的出行环境。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增多,要加强发热门诊和救治床位的准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应设尽设;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一些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和急救车的配备。
“对医务人员,我们持续进行诊疗方案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同质化治疗水平。”郭燕红指出,我们还建立了国家级专家线上会诊和线下巡诊的工作机制,来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诊疗工作。
节假日期间,各医疗机构如何保障公众的正常就医呢?郭燕红表示,各地要高度重视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尤其是急诊等重点部门要配足配强医疗力量,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要严格落实医疗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确保满足紧急救治以及常规接续治疗的需求。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下降趋势
假期将至,社会关注的流感是否会影响出行呢?陈操介绍,整体来看,流感活动水平在今年2月初增加,2月底上升趋势明显,到3月中旬时进入高峰期,随后陆续出现拐点。北方省份的拐点在3月中旬,南方省份拐点是在3月底4月初。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趋势。
全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流感疫情优势流行株是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
在应对季节性流感方面,陈操建议,公众还是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注意手卫生、勤通风、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此外,现有的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对目前流行株是有效的。
那么,日前出台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主要的考虑是什么?贺青华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五个版本的佩戴口罩指引,告诉大家怎么戴口罩,引导公众佩戴好口罩,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版佩戴口罩指引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新冠病毒危害变化,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重点强化了公众佩戴口罩的指导,提出了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三是坚持动态优化调整的原则,佩戴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参照本地制定的佩戴口罩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