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高层关注 媒体聚疫 疫情播报 科技攻疫 专家论疫 管理进步 悬壶济世 医疗药品 中医治疫 防疫科普 照谣镜 警示录 依法战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战疫 吉林大地 长春行动 长春新区
战疫文化 谈古论今 战疫论坛 疫后重启 面向未来 世卫观疫 环球战疫 面向世界 海外发声 社科战线 战疫英雄 战疫日记 疫冷情暖
疫情与节约 疫情与浪费 疫情与效率
战疫图片 影音动漫 网站荟萃
 
您的位置: 首页 > 宅家御疫 > 居家办公
“宅”生活、“宅”办公、“宅”防控
加入时间:2020-02-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2月16日电(记者王炳坤汪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网络,‘宅’在家里抗‘疫’会是什么体验?”刚在外卖平台“送菜上门”下了一单的沈阳市民金女士这样问丈夫。 

  春节至今,金女士一家三口一直“宅”在家里。“也就能看电视,偶尔下楼扔垃圾,如果放在‘非典’时期,我可能忍受不了单调生活。”丈夫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延迟复工,从居民小区封闭管理,到实名制乘公交、进菜场,我们仿佛进入一场超大规模的“宅”生活、“宅”办公的社会实验。但这对互联网应用,却是一场真实的检验和挑战。 

  年初七,这是以往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然而大街上除了快递小哥,很少见到行人。家住沈阳市和平区的刘磊说,快递小哥解决了大问题,这些天他从购物到买菜,几乎全靠互联网。 

  “宅”生活,微信代替了聚会,线上视频代替了报班学习,烹饪、“遛娃”、训练宠物应有尽有。同时,“宅”办公则让我们不出家门照样办事。 

  2月9日上午,辽宁锦州一家银行网点成功打印出办事公司的营业执照。疫情防控期间,锦州市市场监管局实行企业登记“网上办、不见面”,创业者在家就能提申请,在就近的银行网点就能领营业执照。 

  两周前,辽宁省人社厅向社会公布网上办事指南。疫情期间,参保单位登录手机APP,可办理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申报缴费等业务。而经办机构通过电话、微信等沟通渠道,向申办者索取要件信息或告知承诺书,就能及时办理,要件信息等原件可延后通过邮寄方式提供。 

  疫情当前,在“宅”防控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能。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系统,为人们编织了一张张安全防护网。 

  在沈阳,民政部门开发出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平台,由居民报送和社区人员排查的数据及时上传到管理平台,可为决策者提供查询、统计比对,以及趋势分析等服务。平台还针对性地设计了行踪管理、预警管理等功能,隔离观察人员一旦出现发热情况,将立即启动报警功能,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就能查找到发热者的家人、邻居。目前,平台已收录4万名重点人员的80余万条信息。 

  不仅如此,当市民走出家门,也被一套看不见的防御系统保护。来到沈阳市的地铁、公交和沿街店铺,市民都需要拿出手机扫描一个小程序,经实名登记后才能进入。在沈阳市交通局等的指导下,由美团打车支持开发的公共场所顾客实名制登记系统一周前上线。 

  美团打车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此举意味着市民每到一个公共场所都会“留痕”。后期一旦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凭借这套系统就能回溯患者的公开活动轨迹,进而查找到密切接触者,让疫情防控更加“硬核”。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时疫情  
2025年第18周第855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3月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湖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江西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3月福建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科技攻疫  
一种对付新冠的口服药可治愈埃博拉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进化方向,下步研究重点在预防
破解疟疾传播路径之谜
高科技绷带可抵御感染
 
专家论疫  
规范诊疗之下,红斑狼疮病情可控
广西专家解答公众健康问题
专家:发现肺结节莫紧张,科学防治护健康
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应暂停现场宰杀销售活禽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如何科学防治流感?专家这样说
 
管理进步  
推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严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检测的准确性
北京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宝,可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
历史核酸记录不显示了!康复者求职歧视迎来转机
关于我们 征稿征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助扶持重点项目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ICP备05008513号-23